2017第三屆當代敘事影展—鳥在弦上

 

電影 × 音樂現場 × 劇場 Films × Live Music × Theater

光影如魅,流動間打破「放映」的框架,邀請聲音、樂音、噪音與無聲之影的加入,開啟一場實驗性的新興敘事。當代敘事影展一如既往不受限,今年開、閉幕片與特映會,邀請躁動時代抗爭的聲音、青年世代不可預測的噪音,古老創新的皮影與偶戲,為影像重組與再敘事,企圖突破觀影的既定經驗,躁動觀影人的視聽革命。
 

開幕場 Opening Event
時代與歌:亞洲異議歌謠之夜 Birds on a Wire: An Evening of Protest Songs from Asia

◎ 時間:10/20(五)19:30
◎ 放映影片:桐潘(1977 | 泰國 | 60 min)★ 台灣首映
◎ 現場音樂:蘇拉猜.芽.卡拉凡、楊祖珺、林生祥、阿茲米.由諾
   Live Music: Surachai‘Nga Caravan’Jantimathawn, tc yang, Lin Sheng Xiang, Azmyl Yunor

在音像的啟幕中,我們從七零年代出發,由多位唱作人(singer-songwriters)引領旅程。1970 年代,亞洲諸國在冷戰結構下掀起風暴,這是一個政治冷酷的年代,也是歌謠與革命的年代。

​第三屆當代敘事影展,以泰國 1977 年紀實劇情片《桐潘》(Tongpan)啟幕,我們隆重邀請三個世代的異議歌手:蘇拉猜.芽.卡拉凡、楊祖珺、阿茲米.由諾、林生祥,首度齊聚於 2017 台北當代敘事的舞台上,以音像為歌謠史與運動史正名。《桐潘》由參與社會運動的泰國藝術學院學生聯合執導,改編自七零年代泰國東北水庫建造的真實事件。導演與樂人蘇拉猜,是泰國當代民歌歌系「生活之歌」創始人,也是亞洲本土音樂文化革命的重要唱作人,影響了亞洲不同地域的異議歌謠。本場開幕,我們串連起不同世代重量級的亞洲唱作人,向這些激起時代思想浪潮的創作者致意,七零革命精神未死,2017 年的唱作人以更多元的媒介持續創作‧‧‧‧‧‧這些如歌、如詩、如利刃的音像書寫,一代代傳唱, 開散出各地域歌謠、電影與運動史。邀請所有當代敘事影展影迷,一同見證這珍貴的歷史時刻。

特映會 Special Screening
躁動青春:電音、滑板與愛情 Bangkok Youth: Electronica, Skateboarding and Love

◎ 時間:10/27(五)19:30
◎ 放映影片:曼谷青春紀事(2016 | 泰國 | 75min)★ 台灣首映
◎ 現場DJ:DJ David Geer
◎ 影像片段:快板滑行

青春反叛的躁動世代,快樂如何定義?是性別渴求的自由凝止與流動,反抗體制的禁忌與壓抑,還是無視他者凝視,忘卻國族、政治、性別與貞操的愛情?一部曼谷青少年的青春紀實,一個跨越古典樂到電音派對的德國 DJ,一個青年導演的滑板少年自拍影像,特映場狂想組合,來一場平行世界的音像漫遊旅程。

特映會放映焦點影人泰國新世代導演南塔瓦.努班查邦難以定類的最新作品:《曼谷青春紀事》(#BKKY),兩位典型的曼谷高中女生,在挑逗、欲望、渴求、清純、幻變的近似情慾、又似友情的關係流動之間,穿插了一百名 17 至 20 歲的曼谷青少年所做的真實訪談。流暢自由的遊走紀實與虛構,是南塔瓦作品風格化的極致。這部關於曼谷青少年的 LGBTQIA 電影,也是集體年輕世代的心靈風暴與政治寓言,在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,我們的性別與認同,真正自由了嗎?

曼谷青少年的青春紀事,既是曼谷的,也是台北、至世界的。本場特別邀請德國地下音樂鬼才 DJ David Geer,從古典弦樂跨界實驗電音,在節奏的派對劇場中與滑板影像《快板滑行》(Skateboarding)對話。電音偶爾抽離世界、不可預測的節奏變化,在滑板翻轉與加速間,重新解構、重組,再敘青少年次文化的語境與氛圍。那些搖頭擺腦耳機裡的世界、標籤 hashtag 的浮生百態,只有親臨現場,才能一覽無遺。

閉幕場 Closing Performance
壓迫者——偶戲的實驗美學與音像敘事
Mwathirika / The Oppressor: An Experimental Work of Theater and Audio-Visual Narrative

◎ 時間:10/28(六)19:30
◎ 劇場演出:壓迫者
◎ 演出劇團:紙月亮偶戲劇場、飛人集社劇團
◎ 影像素材:東所

閉幕片全新製作,一段印尼與台灣獨裁者歷史的美學實驗與記憶重構。本場演出邀請印尼日惹「紙月亮偶劇團」與台灣「飛人集社」兩個高度藝術性的偶劇團首次合作,以光影、偶戲、動畫、聲音,結合影像檔案,交織成一部從印尼、台灣兩地人民角度訴說的當代政治史—《壓迫者》Mwathirika。

創作概念從古老的光、影、樂、偶傳統藝術,過渡到當代劇場的實驗敘事,從虛構的敘事,迴照真實歷史。二戰後,冷戰結構下的亞洲燃起紅色風暴,1965 年,印尼的獨立之路才剛起步,蘇哈托政權展開一段血腥的反共肅清行動,超過五十萬人被指認為共產黨囚禁、屠殺。1949 年,流亡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宣布戒嚴令,長達 42 年的白色恐怖時期,讓無數台灣民眾、知識份子與政治異議者被迫噤聲、流亡以及永恆沈默——如今,轉型正義仍在路上,獨裁者的幽靈仍在徘徊,斷裂的歷史與文化的傷痕仍在,生活在當代的藝術家,如何面對共同的壓迫者歷史,邀請觀影者集體理解、對話與詮釋? 

閉幕場將以「壓迫者」為核心概念,以台灣新生代影像作品《東所》為影像媒介,台、印兩大偶戲團以各自的歷史經驗共同創作全新戲劇,共同實驗另類敘事風景,全新原創合作,唯有本影展限定。



指導單位: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
主辦單位: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
承辦單位:大大樹音樂圖像

其他歷年演出

胡志瑋長笛演奏會-臺灣作曲家長笛作品集

2017/10/01

「蒔田」音樂會-拉縴人女聲合唱團

2017/09/17

《 戲籠子》幸運草偶劇團

2017/09/02

《客、家、人》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

2017/08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