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離開與重返》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

 

我的嘴裏有把客家話的鑰匙
卻推不開通往世界的舞台
我請了一個私家偵探跟蹤我自己
他說我的味蕾是土樓的厚牆
鏡頭下的油桐花持續失焦
心之隧道嚮往再次渡海

《離開與重返》是一齣關於身份認同的戲。 
借由《月光華華》客家電視劇拍攝的現場,帶出客家女性的形象辯證、鏡頭敘事的操作、客語其音色韻味、對土地及家族宗親等要素,讓角色出入這些題材形式,去晃動表演論中演員最在意的真實感。而多數戲中戲場景,設定在台南白河電影文化園區內,也特意凸顯文化、觀光、娛樂的表演性。客家人的特性,標榜著「溫良恭謙儉讓」及「硬頸精神」,然而在台灣的歷史處境之中,竟也忘了自己是屬於被壓迫者。 
“不是我們在說客家話,是客家話在說我”,客家語就像所有的地方語一樣,當泛音圍繞在日常生活事務裡,最能喚起人們回憶的情感,因而劇中對話,也特意模仿一種鬆散情調。語言是形而上的家,方言它抒情地穿越了時空,散發著時間綿長安然的個性,應當使其在當代街景中,偶能以古裝點綴增添樂趣。 
然而,族群雖有其集體性,但更應重視個體的表現、或特意的文化包裝,因為這些典範的樹立才能產生新價值、新傳統、新活力的可能! 
回憶的重返,新觀念的建立,持續定義客家。——導演  徐堰鈴

 

真正感受到藝術真實的魅力!——徐亞湘(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)

這是一齣現實感很強的戲,兼具嘲諷與批判,而且是難得地對於當代客家文化再現的重新思考。——于善祿(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)

我把《離開與重返》匆匆看了一次,就已經相當感動,卻久久說不出話來。——鍾明德(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)

客家族群的遷徙與身分認同、親緣離散、性向,乃至微小生命的惘惘然不知往何處去,被編導堰鈴巧妙交織成一則故事。——詹傑(劇作家)

 

編導︱ 徐堰鈴
演員︱ 李劭婕、李辰翔、林家麒、邱建華、徐灝翔、謝瓊煖
群眾演員︱ 朱盛平、邱莉舒、黃柔、黃建朗、黃凱群、黃鈺翔、劉皇麟

製作統籌︱ 陳汗青
製作人︱ 孫瑞君、盧琳
舞台設計︱ 李柏霖
服裝設計︱ 陳姿君
音樂設計︱ 王榆鈞
影像設計︱ 王正源
燈光設計︱ 劉柏欣(小四)
動作設計︱ 余彥芳
平面設計︱ 劉悅徳
舞台監督︱ 鄧湘庭
導演助理︱ 朱盛平、邱莉舒


演出單位: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
演出時間:
2017/3/24(五) 19:30
2017/3/25(六) 14:30、19:30
2017/3/26(日) 19:30
地點: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劇場

其他歷年演出

《人間男女-幌馬車變奏曲》差事劇團

2016/11/17

《男人幫 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》大開劇團

2016/11/05

2016第二屆當代敘事影展—島影。島歌

2016/10/21

【節外生枝】-足夢舞人

2016/10/08